1981年6月,美国吉利福尼亚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AIDS)。1985年6月,我国西安一例外国人感染AIDS被发现。1989年,云南发现14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此之后,HIV/AIDS进入公众视野。截至2014年4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462953例。开展HIV抗体检测的每1000人中约1人为阳性。HIV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像所有其它的病毒一样,HIV病毒既非生命体,也非非生命体。病毒自身缺乏像人体细胞那样用以支持生命的化学机制。一旦HIV病毒进入人体,它马上向淋巴组织进发,在这里找到辅助T淋巴细胞,即CD4+T细胞。病毒感染CD4+T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新复制的病毒体将感染其他的CD4+T细胞,并导致人体的CD4+T细胞数缓慢持续减少。CD4+T细胞数的缺乏将危及人体免疫系统的安全。当人体每毫升血液中的CD4+T细胞细胞数减少到20万以下,可以认定为患上了艾滋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会持续2到15年,但是大约半数的HIV携带者会在感染后的10年内发展成艾滋病。HIV在体内经历7个时期。
1.体内播散期:HIV进入体内在2天内到达局部淋巴结,5天内进入血循环。其结果是导致全身性播散。
2.原发HIV感染期:从暴露于HIV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是2-4周,在急性感染的数天内,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中出现高水平的病毒复制,在很短的几天内出现高滴度病毒血症,此时PCR方法可以检测出病毒RNA分子。
3.血清转换期:从HIV感染到产生抗体(血清抗体阳转)称为“窗口期”,一般认为窗口期为6周。从此期之后HIV抗体检测可为阳性。
4.无症状感染期:这个时期病人无临床症状,体检时无异常。这个时期,淋巴结中病毒浓度很高。
5.艾滋病前期:此期指临床的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常见并发症包括鹅口疮、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病、末梢神经紊乱、子宫颈上皮肿瘤、全身症状(发热、体重减轻)、复发性带状疱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李斯特菌病。
6.艾滋病期:出现典型症状,CD4+计数降至200个/μl以下,血和淋巴结中的病毒载量又升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抗病毒CD8+细胞反应减弱。
7.艾滋病晚期:CD4+计数<50个/μl,若不经治疗平均存活期为12~18个月。此期为真正意义上的艾滋病期,一系列指征性疾病会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出现,包括:浸润性宫颈癌,食道、气管、支气管或肺念珠菌病,弥漫性或肺外球孢子菌病,肺外隐球菌病,HIV相关痴呆症,伯基特淋巴瘤,HIV的消瘦,最后结局是患者死于并发症。
HIV的体外生活力弱,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凡是用于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都可将HIV灭活。HIV对热和化学试剂敏感,对紫外线、γ-射线不敏感。56℃,30min可被灭活,但病毒在室温(20℃-22℃)可保存活力达7d。在干燥含蛋白质的制品中,因对病毒提供了显著的保护作用,故冻干的血液制品将需加热至68℃,72h,才能保证灭活所含有的全部病毒。HIV可被一般消毒剂灭活,如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5%乙醇、50%乙醚、0.3%H2O2、35%异丙醇、2%戊二醛、或0.5%来苏处理5-10min,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病毒在家用漂白粉液中1min内很快被灭活。pH值小于6或大于10的溶液,在10分钟内也可灭活病毒。胃液可以灭活病毒。
HIV的传播途径包括:肛门或阴道性交;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共用皮肤或血管穿刺器具;怀孕、分娩、哺乳期的母-婴传播等。接吻传染HIV的风险极低。但长时间接吻可能造成口唇损伤,使得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得以接触吻伴并通过口腔内的创伤或溃疡传染。正确使用乳胶避孕套能够有效防止HIV传染。
医务人员因为诊断、治疗或护理病人,接触并暴露于HIV传染源的机会较多。常见于以下情况:手术、拔牙或镶牙、抽血或注射时被针头刺伤、血液或体液溅入眼内等。下列情况一般不会感染HIV,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或汗液;看望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和他们谈话,握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