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诊断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2)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脾大,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RNA阳性。HCV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西安)中关于肝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4)肝硬化与HCC: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我国HCV与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6)肝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复发,且其病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病人。
3.重型丙型肝炎:
(1)以急性黄疸肝炎起病,高度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2)胆红素迅速上升,日升高值大于17.0μmol/L或170μmol/L。
(3)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4)意识障碍。
(5)起病10天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半年以上慢性感染者为慢性重症丙型肝炎。
(二)实验室诊断
1、血清生化学检测
(1)急性丙型肝炎病人的ALT和AST水平一般较低,但也有较高者,但ALT、AST水平与HCV感染引起的肝组织炎症分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平行。
(2)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中,约30%ALT水平正常,约40%ALT水平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ALT水平下降是抗病毒治疗中出现应答的重要指标之一。凝血酶原时间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病情进展的监测指标。
2、抗-HCV:
大部分HCV感染者,体内均出现抗HCV。因此,检测抗-HCV对丙型肝炎诊断很有价值。抗-HCV阳性是HCV感染的标志。但目前检测结果不能充分反映急性、慢性抑或恢复期感染。
输血后丙型肝炎较明确,人感染HCV后反应可有4种表现:①被动输入高滴度抗-HCV阳性血,于输血后抗-HCV即阳性,5周后转阴。以后又出现抗-HCV自动抗体,可持续阳性;②迟发性抗-HCV反应并持续阳性,—般于输血后20~22周或病后14~16周抗-HCV阳转,迅速达高峰,持续阳性10年以上:③迟发性短期抗-HCV反应,于输血后19~21周或病后9~11周抗-HCV阳转,1年后转阴:④无反应,多见一过性HCV感染,抗-HCV始终阴性。
目前检测的抗-HCVIgM,与其他病毒的IgM反应规律不同:①IgM比IgG出现的晚;②IgM存在时间长,至少3~8年或更长;③IgM与IgG滴度呈正相关;④存在继发性IgM抗体应答。说明抗-HCVIgM不能做为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不能区分近期与既往感染,但可能反映慢性化或带病毒,可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3、HCV-RNA:
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CVcDNA/PCR,简称cPCR)测定肝和血清中HCV草药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优点。HCVRNA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HCV复制指标、有传染性。因HCVRNA较抗-HCV出现早,故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献血员的筛查。HCVRNA阴性,说明HCV被清除,因此,也可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4、HCV基因分型
HCV基因型与抗病毒的效果密切相关,对制定个性化抗病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公认HCV有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其中l型是世界分布最为广泛的基因型(70%以上)。HCVl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以lb亚型为主,也有la、2b和3b亚型的报道。确定基因型的方法有多种,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包括:基因型特异性引物进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差异杂交等。5‘-非编码区序列检测和逆向杂交线性探针技术(lineprobeassay,LiPA)是常用的基因型分型方法。
(三)病理学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丙型肝炎的诊断、衡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评估药物疗效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至关重要。
1、急性丙型肝炎可有与甲型和乙型肝炎相似的小叶内炎症及汇管区各种病变。
2、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汇管区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库普弗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这些较为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分级、纤维化程度的分期诊断。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医海外(yunyihaiwai)或https://www.yunyihw.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