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万物“可期”的时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住房、教育、旅游、家装、农业和医疗等方面。前有互联网公司向金融的“开进”,后有创业不断的“侵入”。在主要为次级市场服务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中,是否能够缔下一个中国版的Captial One?
满足屌丝群体的消费金融大有“钱”景
根据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2014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达96.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12.5%,报告预计到2017年,市场的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随着金融公司的大力宣导和市场培育,且85后进入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爆发点越来越近。80后、90后目前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且是我国线上线下消费市场的主力,对服务质量、效率都有较高要求,将是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据近日搜狐和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的调研发现,85后的人群更容易接受消费分期;三口之家的使用消费分期的比例最高。
来自埃森哲中国消费者研究的一组调研显示,年龄在20-36岁的这部分较年轻消费群体,消费意识前卫,愿意透支未来收入以满足今日需求,对消费信贷产品的接受程度最高。他们属于活跃的互联网用户,未来将会成为金融服务市场的中坚力量。掌众金融创始人张敬华则表示,三四线城市中有很大量的小额贷款需求还未被满足。这部分人大多属于80、90后,且他们的需要的金额大多在5000以内。传统的银行是“嫌贫爱富”的,很多都更愿意服务对公业务。
零壹研究院院长李耀东认为,从宏观经济学上看,国家的钱更多的是投入在了基础建设上,至于个人消费领域的潜力还未被激发出来,而市场上能够提供消费金融的主体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政策方面看,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将已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同时,国务院还将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并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看出,国家在政策层面已向消费金融开闸放水。
另外,保守估计,已经开业和正在筹备的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达13家。平安普惠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花呗将“触角”延伸至40多家互联网购物平台;中信、招行都在发力消费金融市场;京东、海尔已在供应链金融上形成自己的体系;苏宁、国美也纷纷宣布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看来原本蓝海的消费金融市场,一时间闯入了这么多的入局者,谁能够笑到最后?
消费金融现有问题分析
1.征信体系不健全
金融最核心的本质是风控。数据、征信在消费金融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数据这种提供新型的风控方式的话,互联网消费金融其实就是一座风中楼阁。尽管央行指定的八家试运行个人征信公司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基础数据的问题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的副总,原美国前五大银行Capital One统计分析部资深总监刘志军分析道,中国目前的数据不是很理想,但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第一,数据很分散,数据的覆盖率不是很理想,我有很多的数据源,但是每一块数据源他覆盖一部分的内容,覆盖一部分的人群,那我要把覆盖面大,这个就会增加运营数据的成本。第二,数据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有的非常好,却不好做,做的也不怎么样,有的就是非常延迟状况,有的就相当不错了,在这个上面我们花费的精力相当多,到目前为止我还在做相当基础性的工作,这个基础性的工作其实是一次性的,把这个基础搭建好希望以后就不会有再费这么大的工夫做这个事。再者,数据孤岛的现象也是健康有序发展的阻碍。
此前,零壹财经研究院院长李耀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目前的消费金融还是有些局限性的,例如围绕着电商这块发展得比较蓬勃,但是我们好多线下的,还没有在网上交易的一些消费品,在消费金融这块,目前来讲还比较艰难,还有很多服务缺失的地方。
2.某种程度上,传统银行的优势比互联公司更强
在这里的传统银行主要指零售银行,比如宁波银行、招商银行。虽说传统银行大多缺乏创新能力,体制观念深固,人员成本过高,但是他们在长期以来累计的名望和期限错配的能里是不容小觑的。另外,资金杠杆上的优势也是互联网金融无法可及的。
业界的强强联合,更容易形成行业的壁垒。中信银行大力开拓消费金融市场,今年推出了“房抵贷”产品获奖,而之前继“房抵贷”推出后,其先后与我爱我家、链家地产、易居中国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旨在拉伸房贷消费市场的产业链条。中信银行仅这一个措施,就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租房分期产品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工行总行银行卡业务部总经理卢海涛曾表示,从美国金融危机来看,消费金融是抗周期能力最强和轻资本效应最强的,正好符合银行转型的重点要求。发展消费金融正是银行把零售金融打造为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的需要。由此看来,接下来的消费金融大战中,不仅只有互联网公司,巨头的卷入也必将加剧这一领域竞争的白热化。
据央行《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信用卡累计发卡4.55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6.45%。这个数字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群愿意接受来自银行的服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资金端和获客能力方面,传统银行的优势不是互联网公司短时间内可以追平的。
3.国家监管政策需要改进
国家对数据的共享和打通目前是有很多的限制。刘志军认为,国家的监管政策应该要更加的适合互联网整个的情况。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所谓的授权制。他说:“我愿意共享,可是客户没有授权给你,把数据合并在一起,这个是一个问题。我们是被监管的,怎么把这些数据跟人家共享,这个授权有没有,是一个问题。”
消费金融产品有什么惩戒措施?如果我借了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呢?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整个社会征信体系来说,建立一个社会化的黑名单或者信用记录是自上而下应该达成共识的,包括央行征信中心也在不断扩大对于征信数据的收集。所以一些成规模的持有牌照的和一些监管的体系内的机构都会主动,也非常愿意把违约的记录上榜,以此来约束一些信用不良人的违约动机,同时也能帮整个社会防控这些信用不良人的一些更大的损失。
三、互联网金融公司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
易观智库指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是的消费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能够覆盖更多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包括农民工等流动人口,以及大学生等中低端用户群体。消费金融的覆盖面也将拓展到生活消费的各个场景。
1.发力消费金融,要修炼好三个方面的能力
淘宝刷单网上兼职创始人王倪认为,消费金融将会迎来爆发,在此之前互联网公司最需要在三个方面修炼:一是消费场景的切入能力。“消费金融必须具备消费前端的场景和流量,用户的借贷是用来购物、旅游等等。”这是目前大部分P2P平台面临的难题,如何切入消费场景,目前,量化派的重点发展方向也在这里,譬如与58金融、租房分期、旅游分期合作等等,力争切入更多的消费场景。二是快速贷款能力。与传统的P2P借贷不同,消费金融面对的群体贷款额度并不高,大多数在1000—5000元之间,而且消费金融和消费场景,电商密不可分,用户体验极其重要。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快速授信的白条服务,用户很容易流失。“决策者需要在几秒钟做出是否批核给用户分期服务的决定,因为如果几秒钟做不出来的话用户就没有这个耐心,客户就流失了。”三是风控能力。消费金融是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以及快速贷款的特点,对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能力提出了非常大的考验。
2.资产证券化提升“造血”功能
华尔街有句名言,“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近日,“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已获证券会批准,将于2015年10月在深交所挂牌。“此次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为个人用户端的白条资产,相比企业端的小贷资产更小且分散。”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对记者表示:“针对C端消费金融的赊销,比B端对企业的额度更小,更加分散,由于小额分散,资产资金池的风险更低。”
正如第一财经的报道所指出的,无论是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还是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该项目的落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打通了消费贷款者和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融通,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了更好的资金获取渠道,自身“造血”功能升级。
3.新进入的消费金融公司,瞄准“三高”行业
对于新创业的公司来说,前有京东、淘宝这样的大电商,后有传统这样强有力的”追兵“,如何才能快速的打开市场?李耀东介绍到,零壹研究院最近研究的显示,对中小型的消费金融创业机构来说,会首先瞄准所谓的“三高”行业。第一个就是高毛利,就是说实际的业务支付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是我整体的业务成本是很高的。第二个就是高客单价,这个也没有高到哪儿去,做几千几万就可以了,不要跟电商来比,它有一定的需求的资金量。第三个就是高销售成本,有大量的行业是可以进入的。作为互联网金融消费来讲,主要的工作其实并不仅仅是在给用户提供借贷的产品,而是促进发展,这样盈利模式就发生变化了,不再是以一个收取利差作为主要业务来源这样的一个公司,主要是以促进交易以销售为主要业务来源这样的一个机构。
后记
美国前五大银行Capital One原来是美国弗吉尼亚州Signet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它独立的背景和中国今天次级市场无法满足的情况颇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银行也是“嫌贫爱富”的主,Capital One从开始为那些没有信用卡,没有人愿意为之服务的客户开始做起,从消费金融领域,一直做到投资等比较高端的领域。在当代的中国,不仅是次级市场无法满足,而且是有很多需求还未被激发出来。在众多巨头进入和新生力量诞生的消费金融,能否缔造一个中国版的Capital One,我们拭目以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