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现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主任的姜珍霞开始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工作。当时,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是零,人人谈“艾”色变。想到以后整天要和艾滋病患者打交道,姜珍霞“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但她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24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自认为将有生命危险,担心传染给家人和他人,内心充满了悔恨和罪恶感,担心受到周围人的拒绝、歧视,或者失去工作……对姜珍霞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二十多年来,姜珍霞经常给病人做心理疏导,一陪就是一整天。
曾经有个小伙子检测报告显示阳性,他因此变得特别敏感。在劝导过程中,小伙子拿起喝了一半的水杯问姜珍霞:“我喝过的水,你敢不敢喝?”姜珍霞二话没说,接过来就喝了下去。“然后他还不放心,问敢不敢去他家吃他做的饭,我说没问题,后来就去了他家吃饭。一来二去,小伙子的‘恐艾’心理就放松了许多。用了两年药物后,他开始正常上班了。”
吃感染者吃过的苹果、与感染者一同吃饭、共盖一床被子彻夜聊天……这样的事,姜珍霞做了不少。“艾滋病人都觉得自己被社会另眼相看,他们要从我这里试探,并得到答案甚至是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多年的经验让姜珍霞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如果检测出是阳性,她会给感染者一个拥抱、握手,或者拍拍他的肩膀,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安抚。同时,告诉感染者现在国家政策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照顾,比如可以免费领取治疗药物,隐私上完全保密,个人的人身自由是不受限制的。同时,也会告诉他们受伤出血后不要随便让人包扎,不要到公共场所游泳,与他人有性行为要注意安全措施等。
要想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与感染者“打成一片”。姜珍霞多次到感染者家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为了不泄露感染者的隐私,姜珍霞经常以各种不同身份与感染者及其家属接触,有时是同事,有时是同学,有时是亲戚。
“感染者分布在各行各业,也许不经意间,我们就会接触到他们,在公交车上、在商店里、在各种公共场所。在多年的随访工作中,我与每一位感染者都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一次,姜珍霞去一个村里看望艾滋病感染者。为了不引人注意,每次她都是以孩子大姨的身份坐公共汽车前往。有一次,她刚一到村口,村民就赶快跑着去告诉感染者:“快出来迎接,孩子她大姨来了。”村里没人知道此人是艾滋病感染者,更没有人知道“孩子她大姨”的真实身份。
感染者有心事时陪他们聊天,生病时登门看望,通过不断地疏导让感染者正视现实,勇敢地面对生活……一些本来绝望到要自杀的感染者如今走上了生活的正轨,“我的努力换来的是一个个和睦的家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在给这些感染者带来快乐的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姜珍霞说。
多年来,姜珍霞视感染者为亲友,在监狱、酒吧等高危人群聚集场所,都留下了她角色各异的身影。感染者们把她当大姐、当朋友、当亲人,她与这个特殊的群体之间架起了信任的桥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