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谷期徘徊了4年的中印关系,终于迎来积极信号。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22日,中国外交部确认,中印就边境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并将落实方案。
打破外交僵局
习主席上一次与莫迪会晤,是2019年在印度金奈。双方在友好、轻松气氛中就中印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这也是继2018年武汉会晤后的又一次非正式会晤。
但2020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打破了中印边境的宁静——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双方均遭受人员损失。这场冲突也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印度禁止了数十款中国应用程序,并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实施严格限制。
两国的政治高层,都意识到这种局面的破坏性。中方在2022年曾表示,这完全不符合中印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一贯主张是,一方面,对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要通过平等协商管控分歧,积极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另一方面,不能让边界问题影响和干扰中印关系,特别是两国合作大局。
“中印双方通过近四年的互动,彼此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更加摸清了对方底线。”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表示,那就是中印虽有竞争和摩擦,但都致力于用和平手段、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没有走向失控局面和极端状况。
谈及此次中印领导人会面,张家栋认为有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习主席与莫迪最近几年在多边外交场合虽有见面,但没有安排正式会面,以边会上的寒暄、交谈为主。而此次在金砖峰会期间专门安排会晤,将是5年来首次双边会晤,从中凸显元首外交的重要意义。
第二,“习莫会”如期登场,也意味着中印打破外交僵局。眼下,两国已经出现一些改善关系的动力,最高层接触的“解冻”能使这些动力落实到政策层面,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
第三,中印领导人会晤,有望聚焦中印关系基本面以及双方如何相处等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双方将对边境问题解决方案做最终拍板,以加强方案的可执行度,从而为中印缩小分歧、扩大共识以及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注入积极因素。
有评论认为,中印作为全球两大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在致力于世界和平稳定、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等方面有共同诉求。对于南亚大国印度而言,今年也是一个重要政治年份,莫迪成功赢得连任,但议席不及预期使他面临不小压力。如何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通过合作推进经济改革议程落地,是“莫迪3.0”需要考虑的问题。
“悄然但显著”的转变?
中印关系目前处于何种态势?
外界注意到,近几个月能观察到一系列“龙象互动”的积极迹象。但与此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分歧,以及基于互信水平缺失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仍会成为双方改善关系的“绊脚石”。
先看积极因素。
最近几个月来,按照观察人士的说法,中印关系出现“悄然但显著”的转变,走向以边境稳定等为特征的新阶段。
5月,中国新任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抵达新德里履新。此前,中国驻印度大使一职已经空缺18个月。
7月,中印外长1个月内两次会晤。双方围绕两国关系和边境问题的表述多有交集。王毅外长强调中印关系具有超越双边范畴的重要影响。印度外长苏杰生强调,稳定两国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应以“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当前问题。
9月,王毅外长在圣彼得堡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双方讨论了近期边境事务磋商取得的进展,一致同意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条件。
再把视距放长——近年来,双方一线部队已经在中印边界的西段加勒万河谷等4个地区实现了脱离接触,中印边境的局势总体稳定可控。两国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此前举行了数十轮会议,在此过程中分歧不断缩小,共识不断扩大……
上述种种,都为边境问题解决方案的达成奠定基础,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张家栋指出,遭遇挫折的中印关系在“U”型底部徘徊了“超长时间”,没有找到新的突破点,但也没朝冲突方向恶化。这一次两国都决心走出这个“超长底部”,关系水平能上升多快取决于几方面。
其一,边境问题解决方案的落实程度。例如,如果双方就边界巡逻达成一致,将是朝着边境地区局势降级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为寻求更多共识创造良好氛围。《环球时报》援引新德里电视台分析称,此举表明印中都有意愿恢复到紧张局势前的状态,或为后续对话铺平道路。
其二,印度在投资、人文等领域能否对华松绑。张家栋认为,边境问题解决方案落实得好,其他部门的运筹环境就更宽松。目前,无论印度政界还是商界都发出声音,认为严厉限制中方直接投资、限制中国公民获得入印签证的做法,正在减缓印度发展制造业的步伐。莫迪政府内部一些官员倾向于放松限制。
“其实印度今年对中国公民的签证已经有所放松,但力度比较小,满足不了需求。”张家栋说。
难以避免“寒蝉效应”
与此同时,张家栋认为,仍有不少负面因素会对中印关系的长期发展形成干扰,不会因为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就迎刃而解。
第一,很多既有矛盾和分歧没有解决,包括边界问题,中巴关系、涉藏问题、印度对华贸易赤字问题等,印度的对华观念、大国心态等也是深层问题。
第二,印度对华投资设限难免产生“寒蝉效应”,即使未来放松限制,中方信心的修复需要时间。
第三,印度也有自己的“印太战略”,即借助美国的“印太战略”应对中国的同时,推动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印度转移,从而实现印度的经济腾飞和大国崛起。
有评论指出,一些势力试图在中印之间挑动矛盾,在地区之间制造分裂。对此,张家栋认为,印度奉行多元平衡外交,外界不应低估印度的独立性——与西方在俄罗斯问题上的差距,与加拿大互逐外交官等,都折射出印度的“特立独行”。
在张家栋看来,美国毋庸置疑对印度施加了影响,印度也会利用大国博弈,在美国面前提高要价,服务于自身利益。但美国因素尚不构成影响中印关系的核心因素。
展望未来,明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这也将成为一个回顾中印关系不平凡发展道路、致力于让中印关系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契机。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希望中印做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前行,也为地区和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